認識服裝材質~成衣纖維的種類與分類

by LIN
0 comment

纖維(textile fibers)是什麼?

纖維是指,為製作布料的基本素材—紗線而從自然中取得,或是以人工方法製造出來的最基本材料。透過紡織等製作程序而產生的成衣素材,稱作「紡織纖維」。

纖維的分類

纖維的來源主要是從自然中取得的資源,和人工方法製作而成的產物,分成這兩大類。

從大自然中的植物、動物身上取得的纖維稱作天然纖維(natural fibers)

透過人造及化學的方式取得的纖維稱作人造纖維(manufactured fibers / man-made fibers)化學纖維(chemical fibers)

天然纖維(natural fibers)

herd of sheep on green grassy hill during cloudy day

植物纖維(cellulosic fibers / vegetable fibers)

植物纖維的主成分為植物的纖維素,日常生活中以棉和麻最為常見。

原料為棉花,由於棉花適合生長於乾燥的環境,其主要生產於中國、美國、印度等高溫少雨的地區。

特徵﹕有良好的吸水性、透氣性,不易起靜電,布料親膚舒適,且染色效果佳

原料來自莖內部的韌皮纖維,有亞麻和苧麻兩種。亞麻主要生產於法國、比利時,一年收穫一次。苧麻則生產於東南亞、巴西等地,一年可收穫3~6次。

特徵﹕涼爽且有良好的透氣性,吸濕及排濕功能高,布料強度高、不易損壞

動物纖維(protein fibers / animal fibers)

動物纖維的主成分為蛋白質,日常生活中以毛和蠶絲最為常見。

動物的毛髮中拿來當紡織纖維的以羊毛(wool)最為普遍,主要生產於澳洲、紐西蘭和中國等地。羊毛(wool)以外的動物纖維還包含馬海毛、羊駝毛、駱駝毛、喀什米爾山羊毛、兔毛…等。

特徵﹕保溫性良好,彈性及潑水性高,吸濕排汗,有良好的染色效果

蠶絲

原料取自蠶繭,約可收穫1~1.5km的纖維,是天然纖維中唯一的連續長纖維。分為家蠶與野蠶。主要生產於印度、日本、巴西、中國等地。

特徵﹕觸感柔軟、光滑、涼爽,擁有珍珠般的特殊光澤,布料有良好的透氣效果及垂墜性。

人造繊維(manufactured fibers / man-made fibers)

person holding orange and white toothbrush

再生纖維(regenerated fibers)

再生纖維的原料來自於木材等天然纖維素或蛋白質等,溶解加工後再組成纖維。日常生活中以縲縈(RAYON)、LYOCELL、天絲(TENCEL)等最為常見。

半合成纖維(semi-synthetic fibers)

半合成纖維同時擁有天然特性和化學特性。原料也來自於纖維素或蛋白質,經過與再生纖維不同的加工方法製造而成。日常生活中以醋酸纖維(ACETATE)和三醋酸纖維(TRIACETATE)。

合成纖維(synthetic fibers)

合成纖維的原料為石油,由於成本較低,是成衣市場中很常被使用的人造纖維。日常生活中以尼龍(NYLON)、聚酯纖維(POLYESTER)、亞克力纖維(ACRYLIC)、聚氨酯纖維(POLYURETHANE)最為常見。